新學期已開始,隨著秋冬季節(jié)的到來,我們要加強傳染病的防范意識。因此,為同學們上好“傳染病預防”這一課至關重要,它不僅關系到每一位同學的身體健康,更關乎整個校園內健康的學習生活秩序。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方法,共同為校園健康保駕護航。
一、流行性感冒
1.什么是流行性感冒?
流行性感冒,又稱流感,是一種病毒感染疾病。人們通常使用“感冒”來描述任何與流感癥狀類似的輕微病癥,但事實上,流感的癥狀通常比普通感冒更嚴重,傳染性強,傳播面廣,且持續(xù)時間更長。
2.流行性感冒都有哪些癥狀?
(1)發(fā)熱
(2)身體疼痛
(3)頭痛
(4)咳嗽
(5)鼻塞流涕
(6)乏力
(7)干咳及咽喉干痛
3.如何預防流感?
(1)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勤洗手,以免引起交叉感染。
(2)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開窗通風。
(3)堅持適度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合理飲食,補充營養(yǎng)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(4)盡量避開擁擠公共場所,必要時戴口罩。
(5)要按時對教室、宿舍進行消毒。
(6)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開窗通風。
二、麻疹
1.什么是麻疹?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具有高度傳染性。
2.麻疹都有哪些癥狀?
(1)發(fā)熱
(2)咳嗽
(3)流涕
(4)全身斑丘疹
3.如何預防麻疹?
(1)接種麻疹疫苗。
(2)保持良好衛(wèi)生習慣,室內常通風,保持手衛(wèi)生,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口、眼、鼻??人浴⒋驀娞鐣r應避開他人,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。
三、風疹
1.什么是風疹?
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2.風疹都有哪些癥狀?
(1)低熱
(2)皮疹
(3)耳后、枕部淋巴結腫大
3.如何預防風疹?
(1)接種風疹疫苗。
(2)保持良好衛(wèi)生習慣,室內常通風,保持手衛(wèi)生,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口、眼、鼻??人?、打噴嚏時應避開他人,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。
四、流行性腮腺炎
1.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?
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臨床以單側或雙側耳下腮部紅腫、疼痛為特征,少數(shù)情況下可能引起腦膜炎、腦膜腦炎、睪丸炎、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發(fā)癥,感染后一般可獲得持久免疫力。
2.如何預防腮腺炎?
(1)避免接觸傳染源,不要與患病學生同用毛巾、器皿等個人用品。
(2)堅持適度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合理飲食,補充營養(yǎng)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(3)流行期間應暫停集會和集體文娛活動,不要到人多密集場所。
(4)要按時對教室、宿舍進行消毒。
(5)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開窗通風。
五、水痘
1.什么是水痘?
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疾病,該病是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,表現(xiàn)為全身發(fā)作性瘙癢性皮疹、紅斑或皰疹,水痘唯一的傳染源是水痘病人,任何年齡都可感染,一次患病后可以持久免疫,極少有人再次患病,接種水痘疫苗,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,感染水痘后,一定不要撓。
2.水痘分幾期?
(1)潛伏期:水痘潛伏期時間較長,一般為21天左右。
(2)前驅期:多數(shù)癥狀多數(shù)表現(xiàn)較為輕微,僅出現(xiàn)低熱、少量皮疹、全身不適等癥狀。
(3)出疹期:水痘在出疹期,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位于軀干、頭部。
3.水痘是否需要隔離?
水痘具有較強的傳染性,對感染人群需進行隔離管理,此類人群的隔離時間約在2~3周。
4.如何預防水痘?
(1)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勤洗手,以免引起交叉感染。
(2)堅持適度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合理飲食,補充營養(yǎng)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(3)流行高峰期減少外出聚會和參與大型活動,杜絕傳染渠道。
(4)要按時對教室、宿舍進行消毒。
(5)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開窗通風。
(6)接種水痘疫苗。
六、百日咳
1.什么是百日咳?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病程長。
2.百日咳都有哪些癥狀?
成人和青少年,癥狀相對輕微,可能僅表現(xiàn)為長期干咳(持續(xù) 2 周以上),有雞鳴樣吼聲,易被誤認為普通感冒或支氣管炎,成為隱性傳染源。
3.百日咳如何預防?
(1)接種疫苗。
(2)保持良好衛(wèi)生習慣,室內常通風,保持手衛(wèi)生,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口、眼、鼻??人?、打噴嚏時應避開他人,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。
七、肺結核
1.什么是肺結核?
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2.肺結核傳播途徑?
主要通過飛沫傳播,可累及肺部及全身多個器官。
3.肺結核主要癥狀?
(1)咳嗽、咳痰
(2)咯血
(3)胸痛
(4)午后低熱
(5)呼吸困難
4.如何預防肺結核?
(1)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不隨地吐痰,咳嗽、打噴嚏時要掩住口鼻,戴口罩可以減少肺結核的傳播。
(2)堅持適度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作息,合理飲食,補充營養(yǎng)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八、新冠
1.什么是新冠?
新冠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(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,COVID-19)的簡稱,是由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2.新冠都有哪些癥狀?
(1)發(fā)熱
(2)鼻塞、流涕
(3)咽痛
(4)肌肉疼痛
(5)發(fā)力
(6)腹瀉
(7)味嗅覺減退
3.如何預防新冠?
(1)接種新冠疫苗。
(2)佩戴合適的口罩,勤洗手或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清潔手部等。
(3)保持社交距離,與他人交談,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,避免擁擠和扎堆。
(4)通風消毒每天至少開窗通風 2-3 次,每次 30 分鐘以上;對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(如手機、桌面),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。
九、手足口病
1.什么是手足口???
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。
2.手足口病主要癥狀?
(1)發(fā)熱
(2)口腔灰白色皰疹
(3)手部、足部、臀部皮疹
3.如何預防手足口?。?/p>
(1)勤洗手
(2)避免手口接觸
(3)定期消毒物品
十、諾如病毒
1.什么是諾如病毒?
諾如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,感染后癥狀多樣且程度不一。從較輕的癥狀如惡心、嘔吐,到較嚴重的腹瀉、腹痛,再到嚴重時可能出現(xiàn)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。
2.諾如病毒有哪些癥狀?
(1)腹痛
(2)腹瀉
(3)惡心嘔吐
(4)發(fā)熱
3.如何預防諾如病毒?
(1)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帶84洗手液等洗凈雙手,定期洗澡更衣,不共用個人物品。
(2)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,減少到校外的餐廳就餐,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街邊小店。
(3)流行高峰期避免長時間待在人群密集場所,避開疫區(qū)。
(4)要按時對教室、宿舍進行消毒。
(5)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開窗通風。
十一、輪狀病毒
1.什么是輪狀病毒?
輪狀病毒是引起重癥腹瀉的最主要病原體,成人感染多癥狀較輕或無癥狀。
2.輪狀病毒有哪些癥狀?
(1)腹瀉
(2)嘔吐
(3)發(fā)熱
3.如何預防輪狀病毒?
(1)接種疫苗。
(2)勤洗手,通風消毒每天至少開窗通風 2-3 次,每次 30 分鐘以上。
十二、登革熱
1.什么是登革熱?
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。2.登革熱癥狀?
(1)高熱
(2)頭痛
(3)肌肉關節(jié)疼痛
3.如何預防登革熱?
殺滅成蚊,可使用電蚊香、滅蚊煙片、殺蟲氣霧劑等進行室內滅蚊。
十三、基孔肯雅熱
1.什么是基孔肯雅熱?
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,經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。
2.基孔肯雅熱有哪些癥狀?
(1)發(fā)熱
(2)關節(jié)痛
(3)皮疹
(4)惡心
(5)嘔吐
(6)食欲減退
3.如何預防基孔肯雅熱?
殺滅成蚊,在成蚊密度高的區(qū)域,可在花斑蚊活躍的晨昏時段,通過專業(yè)人員在空中噴灑殺蟲劑,以達到殺滅成蚊的效果。也可使用蚊香、電蚊香、滅蚊煙片、殺蟲氣霧劑等進行室內滅蚊。
十四、眼睛近視
1.眼睛近視是如何產生的?
長時間看手機、電腦、電視等電子產品,持續(xù)看書或遺傳等原因引起。
2.如何預防眼睛近視?
(1)避免長時間連續(xù)用眼,尤其是使用電子產品。用眼一段時間后,應適當休息,眺望遠處,以緩解眼部疲勞。大學生非學習時間使用電子屏幕,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2小時,使用電子產品學習40分鐘后,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。
(2)保持正確用眼姿勢,大學生無論是看書、寫字還是使用電腦,都應保持正確的姿勢,如調整屏幕高度和角度,避免過度靠近或遠離。
(3)增加戶外活動,戶外活動有助于放松眼睛,促進視力發(fā)育。每天至少進行1~2小時的戶外活動,對預防近視眼有積極作用。
(4)均衡飲食,多吃富含維生素A、C、E和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如胡蘿卜,菠菜、雞蛋和魚類等,有助于保護眼睛健康。保證均衡的營養(yǎng),多吃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,比如動物肝臟等。
十五、肥胖
1.肥胖是怎么引起的?
大學生肥胖主要由飲食不規(guī)律、缺乏運動、作息紊亂三大因素導致。
2.如何擺脫肥胖?
(1)飲食調整,控制熱量不挨餓,優(yōu)先選擇食堂,搭配 “1 拳主食 + 1 拳蛋白質 + 2 拳蔬菜” 的餐盤比例,少選油炸、紅燒類菜品。用無糖豆?jié){、牛奶替代奶茶,用水果、堅果替代薯片、蛋糕,減少隱形熱量攝入。
(2)日常增加活動量,每周安排 3 次專項運動:每次 30 分鐘以上,可選跑步、跳繩。
(3)固定生物鐘,盡量在 23 點前入睡,避免熬夜刷手機,保證 7-8 小時睡眠,減少晝夜顛倒。
十六、心理健康
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學業(yè)和生活質量的核心保障,當前普遍面臨學業(yè)、人際、未來規(guī)劃等多重壓力,及時干預和主動調節(jié)至關重要,那么如何情緒管理?
1.用 “情緒日記” 記錄感受,避免壓抑;通過運動(如跑步、打球)或聽音樂釋放壓力,每周至少 2-3 次。
2.認知調整,接受 “不完美”,比如允許自己有一門課分數(shù)不高,減少自我批判;遇到難題時,把 “我做不到” 換成 “我可以試試”。
3.建立支持系統(tǒng),主動和信任的朋友、家人傾訴,避免獨自承受;加入 1-2 個興趣社團,拓展社交圈,減少孤獨感。
十七、健康管理
主動監(jiān)測+及時就醫(yī),時刻關注身體信號,如果出現(xiàn)發(fā)熱(體溫≥37.3℃)、咳嗽、腹瀉、皮疹等癥狀,及時上報就醫(yī):第一時間告訴輔導員,去學校衛(wèi)生所或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診,明確診斷后遵醫(yī)治療,避免傳染給同學,或加重病情。